2024年8月1日下午,为了加强上海市安全应急产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协会标准化体系建设,协会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子母式无人机母机技术要求》、《子母式无人机室内外空地两用子机技术要求》二项团体标准征询意见稿专家评审会暨《消防投送式多旋翼灭火无人机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修订讨论会。
参加评审会的行业专家有: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教授魏建明、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研究员李厚林、中国船舶集团第708研究所研究员崔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4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子杰、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瑾。参加团体标准编制的单位有:协会会长、上海环宇消防集团董事长杜桂潭、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消防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部长李睿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道春、同济大学教授孔庆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屠展、博士研究生李华东、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樊伟、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唐寿星、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王力、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工程师张旭琦、王小谦、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兰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园桂、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良相智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志坤、协会副会长单位金市达(上海)公共安全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卯良、江苏溧航航空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谈嘉栋、上海芯袖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市场经理王玉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程师齐欣、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涂锴、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毕培信及协会秘书处等20多人参加会议,协会办公室主任李红主持会议。
会上,协会杜会长对与会领导专家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协会成立十年来,获得5A级行业协会、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首批上海市团体标准典型“十佳案例”、发布团标27个等协会情况。杜会长先后出版《城市应急安全通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科普百问》《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危化品行业安全手册》等六本科普系列丛书。会议播放“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视频和“会长说”特别采访。
评审会首先推选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教授魏建明、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研究员李厚林、中国船舶集团第708研究所研究员崔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4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子杰、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瑾等5位专家作为《子母式无人机母机技术要求》和《子母式无人机室内外空地两用子机技术要求》二项团体标准征询意见稿专家评审会的专家组,魏建明教授担任组长。标准起草组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消防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部长李睿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华东、北京理工大学王力等分别结合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来源对无人机母机子机系统二项团体标准编制的背景、意义、过程、框架和核心内容等相关情况作了主题汇报。与会专家听取了二项团体标准征询意见稿编制情况汇报,对标准架构和内容等分别提出了多项合理性建议,特别对无人机母机子机标准的重点章节、无人机搭载功能、抗风防雨、噪声等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要求给出了具体修改建议,并建议编制组将标准调整为三项标准:即一个总体系统标准要求、二个分项母机子机标准。
在听取了与会专家的建议后,杜会长强调:1、协会在标准编制上要坚持讲质量不讲数量,建议标准编制组按专家意见认真逐项修改完善;2、无人机的功能、外观等指标设置要具备适配性和兼容性;3、团体标准的性能、速度、重量、精度、噪声等技术指标一定要高于现行相关行标、地标、国标,体现团体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经过各位专家、企业家针对子母式无人机系统的各项指标的热烈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团体标准征询意见稿通过评审,建议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转入下一步工作。会议第二阶段,继续召开《消防投送式多旋翼灭火无人机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修订讨论会。该项团体标准于2018年12月由协会组织江苏溧航航空科技公司、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中国电科二十七研究所和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编制发布实施,经过6年时间,标准中的相关指标参数需对标最新相关标准和需求修订更新。未来,特别是无人航空驾驶器的性能测试、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的续航和质量提升、遥感测绘和运行风险适航等方面需着力加强标准体系的构建,助推无人机系列产品在研发和产业应用领域的深耕发展。
最后,杜会长对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团标评审和修订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会员单位企业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编制组要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希望协会进一步加强标准的质量管控和推广应用,依托无人机行业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上海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提升低空经济科技“硬核力”和产业“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助力安全应急产业团体标准建设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